以“和”文化雕琢翡翠之“美” 推动文化书院建设“四力”提升
发表时间::2025-04-11 16:38:00来源:济南文明网
  近年来,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街道翡翠郡社区聚焦文化书院建设,深挖翡翠“和”文化底蕴,着力推进阵地、队伍、品牌、共建四“和”协同,打造“翡翠·和之美”文化品牌,以广大群众可观、可感、可参与的点滴行动,提升文化书院建设的渗透力、凝聚力、感召力、同心力,推动基层治理惊喜不断、幸福满满。
  “和润”织就多元经纬,让文化书院建设更有“渗透力”
  以“和润”为脉,织就多元文化阵地经纬,将工业底蕴、市井温情与治理平台融入阵地建设,将“和”文化浸润到网格深处。

  提升室内“主阵地”。开辟文明实践讲堂、图书阅览室、舞蹈排演室等8个功能室,配齐多媒体设备,打造融理论宣讲、文艺活动、阅读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“和润书院”。

  深耕室外“微空间”。有效利用社区4处健身广场、闲置凉亭打造室外“文明微客厅”,打造社区红色文化宣传长廊,展示济南汽车制造总厂的过往风采,响工业记忆与当代治理的“和润交响”。

  汇聚社区“优平台”。依托市、区老年大学,开设声乐、国画、书法等课程,提供日常的少儿教育、读书阅读等服务,借助平台力量共享文化魅力、增加社区文化建设厚度。
  “和聚”汇人才星火,让文化书院建设更有“凝聚力”
  以“和聚”为炬,点燃人才星火,不断充实文化建设“人才库”。

  以“和聚”为纲,将15名社区工作人员全部纳入文化服务序列,动员“两委”成员、社区工作者、网格员全员参与文化社区建设,发挥“网格员+志愿者”的作用,深入楼宇、深入网格,擦亮“翡翠·和之美”文化社区建设名片。

  以“和聚”为壤,挖潜培树赵怀伟、邢爱华等12名社区能人,组建社区艺术团、翡翠舞龙队,拓展基层文艺工作者触角,推动培养社区文艺力量、活跃社区文化生活。

  以“和聚”为网,统筹辖区各类资源,联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、山东省气象局、济南汇才学校等9家共建单位,集聚翡翠郡社区助你平安志愿服务队、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等4支队伍,吸引发动100余名社会文化爱好者、社区治理热心人参与到文化社区建设中,将便民义诊、气象科普、“儿童安全教育”公益课堂等多项便民服务延伸至基层。“助你平安‘安全教育进校园’公益课堂项目”荣获天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。
  “和美”育石榴花开,让文化书院建设更有“感召力”
  以“和美”为笔,结合社区特色工作,打造品牌,丰富活动,不断提高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。
  聚焦民族品牌,铸牢民族团结“精神根基”。发挥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优势,依托“幸福翡翠·彤心共享”社区民族工作品牌,在“红石驿站”、社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等阵地开设民族政策宣讲、民族文化宣讲等思想理论“红石榴课堂”,让民族团结文化教育“可视化”“沉浸式”,铸牢各民族大团结的文化根基。

  丰富文化活动,激发“文化热情”。聚焦“一老一小”,为辖区老年人开设毛笔书法课、国画课,让老年人在笔墨纸砚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,修身养性、陶冶情操。开设钢琴、二胡、书法、亲子接力赛等,为青少年搭建艺术成长平台,强化亲子沟通,促进家庭和谐,助力孩子健康成长。

  充实文化供给,实现“全域创建”。联合区作家协会、区朗诵艺术家协会、共建单位和辖区企业等,开展欢乐庆元宵、“二月二”舞龙表演、团扇制作等节庆活动;结合3.5雷锋日、爱心集市等开展便民义诊、政策科普、文明养犬等特色活动,获得群众热烈反响。
  “和协”聚共学之力,让文化书院建设更有“同心力”
  凝聚协商共学“和”力,打造服务全体居民的文化教育综合体。

  深耕面授“主课堂”。依托“社区夜校”“老年大学”,邀请辖区艺术学校、作协书法老师等专业老师,以传统面授课程为核心,优化课程设计,强化师生互动,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,确保教育服务的“温度”与“深度”。

  联动资源“朋友圈”。依托辖区企业萝莉泡泡阅读馆,每月开展2次读书活动,激发全民阅读兴趣;联合区朗诵艺术家协会,在“七一”等重要时间节点,开展红色经典诵读,以声传情、以艺润心。持续开展“爱在星期四”红色志愿服务活动,联合共建单位多形式开展文化服务,形成“共建共享”的文化生态圈。

  构建双线“同心圆”。探索形成“3356”协商民主议事工作方法,大力推动“多网合一”网格化治理新动能,动员居民为文化社区建设建言献策。积极推进线上平台建设,依托活力天桥APP,聚焦“五为”志愿服务,线上发布“文明实践·志汇天桥”等宣传稿件百余篇,线下开展志愿活动百余场,服务总时长超2000小时,被评为天桥区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。
责任编辑:原 征